机构设置

中科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sgs.niglas.cas.cn/

  围绕保障湿润区流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立足长江中下游不同层次流域,开展流域地表关键水、土与人文要素分布格局、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与效应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发展流域地表过程演变与调控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湿润区流域地表过程与调控监测、模拟和综合研究平台以及高水平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提高流域地表过程与调控研究领域原创性成果水平,支撑我国湿润区流域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水土过程与生态效应

  重点围绕湿润区流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条件变化与洪水灾害、河湖水环境污染以及湿地生态演变与调控等问题开展研究。阐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对水文、水环境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方式与程度;揭示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气候变化对江湖关系、河湖水环境及湿地生态的影响机理;研发相关模型工具,定量评估流域水土资源利用与调控的生态环境效应。包括:水文过程与河湖关系、土地利用与水环境水灾害和洲滩湿地演变与生态保护。

  2、流域人文格局演化与调控

  重点研究流域人口和产业变化过程、空间格局演替与动力机制,揭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产业与土地城乡变化规律,从人口与城乡统筹、流域经济与调整、空间格局优化等方面探寻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方案与路径。包括:人口与城乡统筹、流域经济与调整和空间格局与优化。

  3、流域自然人文复合过程监测模拟与调控

  以地表关键过程的定量遥感反演和野外定位观测为支撑,集成多源数据,结合数据同化和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地表自然和人文复合过程监测、模拟和决策支持系统,为流域地表过程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并为流域管理实践提供技术和方案支持。包括:地表要素遥感与监测、地表关键过程耦合模拟和可持续性评估与流域综合管理。

【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海外客座教授1人。固定人员中包括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16人,助理研究员18人,高级工程师等2人。初步形成了以研究员领衔,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骨干,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研究梯队。在实验室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以上,70%以上的研究人员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的经历。

【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

  近年来,实验室在流域物质输移与水文水动力模拟、流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流域关键地表要素定量遥感反演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2007-2011年,实验室共发表相关论文39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3篇,出版专著13部;取得国家软件著作权8件。

  研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和长江中游江湖水系水动力模型CHAM),在地表-地下径流耦合计算和长江三峡工程运行对通江湖泊江湖水沙交换通量影响预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模拟计算结果被相关部门广泛采用。

  研究揭示的中国近50年湖泊分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成果发表于国际《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上,被《Science News》等多个杂志和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产生积极的科学反响。研究提出的遥感影像非变像元时相关系,具有原创性,提高了地表要素定量遥感反演精度。研究成果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单篇论文引用率(SCOPUS)最高已达48次。

  研究阐明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环境水灾害影响的方式与程度以及空间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在指导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分区管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作为技术牵头单位主持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已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颁布实施;承担的“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研究,被国家发改委采纳应用。

【近五年承担重大、重点项目】

  2007-2011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58项,总经费达1.15亿元,实到实验室经费8660万元。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等项目(课题)6项,经费499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含重点项目2项),经费1482万元;承担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项目9项,经费23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