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简称抚仙湖站),始建于2005年,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北岸右所镇马房村(24°37′52″N,102°54'42"E),占地面积约40亩,2015年纳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管理,2019年入选首批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3年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抚仙湖站发展目标:围绕高原深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及流域综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原位观测、基础科研和示范,形成高原深水湖泊综合研究基地、科普宣传与教育基地、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基地,服务于国家在保护西部地区战略水资源和生态安全屏障方面的重大需求。

    科学观测方面,包括湖体8个点位的季度/逐月调查采样,环湖10条河流和6块人工湿地的季度水质监测。观测指标包括常规水化学指标23个,水生生物指标3类和湖泊水文物理指标等,建有抚仙湖湖滨区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长期开展云南高原湖泊人工污染控制湿地、土著鱼类动态变化等专项观测。

    科学研究方面,重点开展高原深水湖泊全球变化生态学、高原湖泊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研究,在生态系统长期演化、污染控制湿地构建、湖泊水生态立体修复技术、高原深水湖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物种防控、智慧湖泊管理平台与蓝藻水华预测预警平台建设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抚仙湖站是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玉溪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授予抚仙湖站为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3000余人次来站实验、访问与交流。平均每年依托台站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2人,抚仙湖站与韩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开展长期合作,并多次承办国际学术研讨会。


(抚仙湖站站区) 

(常规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