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呼伦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呼伦湖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呼伦湖站),2015年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设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48°67′N,116°82′E),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技术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建设单位为呼伦湖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

    呼伦湖站发展目标:开展寒旱区湖泊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和科技服务,构建呼伦湖及其流域生态系统长期演变数据库,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的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厘清水文情势变化、畜牧业发展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和途径,打造寒旱区湖泊科学观测、试验研究、生态保护的创新策源地。

    科学观测方面,包括入湖河流逐月水质监测及入湖河口、近岸浅水区、主湖体等12个点位的季度/越冬期专项调查采样。水质指标涵盖营养盐(总氮、总磷、氨氮等)、温盐分层、水下光辐射特性等;水生态指标包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湖滨带水生植被等。此外,呼伦湖站长期开展湖泊封冻-消融过程、面源污染输入等专项观测,服务寒旱区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等国家需求。

    科学研究方面,重点发展寒旱区湖泊生态学、湖泊水文与冻融过程、湖滨湿地修复生态学、草原-湖泊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等研究方向。围绕水资源调控、冰封期水质保障、湖滨湿地退化修复、面源污染防控等核心科学问题,研发并推广多项特色原创技术,包括寒旱区湖泊冰封期水质监测技术、草原湖泊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等。

    呼伦湖站太湖站在科学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硕果累累,是国内6所知名高校的湖泊生态野外教学基地,每年接待1000余人次师生来站开展野外实习、实验研究与学术交流。呼伦湖站与俄罗斯、波兰、加拿大、芬兰、蒙古等高纬度寒区湖泊研究优势国家开展长期合作,支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十年评估(2023)、中俄蒙-达乌尔国际保护区合作等,在全球寒冷地区湖泊生态研究领域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