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 “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专题年度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122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任务“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专题年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与会指导,项目组骨干成员及部分学生共约30人出席。会议由专题负责人沈吉研究员和张恩楼研究员主持。 

  会上,沈吉研究员对诸位专家和所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张甘霖所长代表专题承担单位充分肯定了该专题的研究重要性,表示将对专题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能够产出与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相关的重大成果。随后,张恩楼研究员介绍了专题概况、任务、年度计划与数据汇交等专题实施方案。 

  随后,施坤副研究员、张民副研究员和孙伟伟助理研究员分别详细汇报了水质、生物和沉积的调查方案、年度计划、已完成情况与数据汇交情况。专家组对四个汇报进行了研讨,一致通过了专题实施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认可南京地理所在湖泊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并表示青藏高原是目前地学研究的热点,既是国家战略方针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湖泊研究最薄弱的地区,希望在完成科考承担的湖泊调查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升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应用性。专家组希望研究团队能够借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一机遇,努力拼搏,勇往直前,针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类型湖泊,进一步结合遥感技术,开展详细的水质、生物等环境变化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环境灾害评估,着力解决地方与国家关心的重大环境变化问题。会后,项目组成员在张恩楼研究员的主持下就青藏科考的任务分工、年度计划、年度汇报和经费分配等重要事项展开系统讨论,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对专题的野外采样计划与室内分析进行优化和聚焦,对野外科考样品整理、室内分析和数据提交等工作进行安排,同时对2020年的野外科考计划与数据汇交工作进行部署。 

  南京地理所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湖泊专题的实施组建了由沈吉研究员、张恩楼研究员、羊向东研究员、张民副研究员、施坤副研究员、陈嵘博士、纪明博士、孙伟伟博士、周永强博士、孟先强博士、徐轩博士、宁栋梁博士研究生、韩武硕士研究生、朱睿同志等14名骨干成员组成的湖泊科考分队,对纳木错与色林错地区的湖泊水质、生物与底泥的进行了科考工作。考察队于2019812日出发,沿西宁、格尔木、那曲、班戈、申扎、尼玛、双湖、当雄、安多一线,历时约40天,对两湖地区20多个典型湖泊的湖水、流域河流、湖泊生物与湖泊底泥等进行详细的考察与样品采集工作。这些湖泊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多数远离公路,而湖泊调查需要大量的装备且补给困难,甚至许多仪器设备对高原环境不适应,故障频发,这些都给野外科考与样品采集带来极大挑战。科考队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共获得200余个湖水样品,500余个河水样品,60余袋表泥,22件生物样品,39根岩芯柱共1600个样;并完成了20余个湖泊湖水的透明度、水温、电导率、盐度、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叶绿素、蓝藻细胞数等多指标参数的现场测试,获得900余条湖水基础参数,超额完成了2019年的科考野外任务。